2023諾貝爾獎揭曉,俄羅斯科學家獲獎惹爭議,諾獎真的無關(guān)政治嗎?
十一小長假期間,2023年度諾貝爾獎公布了。其中,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俄羅斯物理學家業(yè)基莫夫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,引發(fā)了外界不小的爭議和討論。
面對記者的質(zhì)疑,負責該獎項評選的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埃勒格倫回應稱,“是否作出最有價值貢獻”才是評選的唯一標準,而不是候選者的國籍或其他因素。
比起和政治深度掛鉤的諾貝爾和平獎來說,學術(shù)類的獎項確實相對公平公正。但并非每一位獲獎者都無可爭議,事實上,即使是靠實力說話的諾貝爾獎項,也會受到很多學術(shù)之外的因素的影響,比如這一次的生理學與醫(yī)學獎。
今年的獲獎者是來自美國的德魯·魏斯曼和來自匈牙利的卡塔林·卡里克,以表彰他們在核苷酸修飾領(lǐng)域的發(fā)現(xiàn),為后來者開發(fā)出對抗新冠肺炎的mRNA疫苗提供了理論基礎。
這兩位科學家的實力自是不用多說,但考慮到新冠疫苗的高熱度以及其他被提名者的杰出貢獻,也不乏一些批評之聲,認為評選委員會有蹭熱度、“媚俗”之嫌。
至于埃勒格倫所說的諾貝爾獎不考慮國籍這一點,也并非全然可信。
眾所周知,除了諾貝爾和平獎,其他獎項均在瑞典頒發(fā)。瑞典不僅是諾貝爾本人所在的國家,在決定加入北約之前還是永久中立國,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評選的客觀公正。
但正如“體育無關(guān)政治”是謬論一樣,學術(shù)界也難免受到政治的影響。俄烏沖突爆發(fā)后,俄羅斯多個科研領(lǐng)域遭受全面制裁,與之相關(guān)的跨國合作和商業(yè)活動也被迫叫停。
而瑞典作為名義上中立的諾貝爾獎的頒發(fā)國,在戰(zhàn)時也承擔著支持科學合作的角色,落實到具體行動上,就是對處于不利的一方給予一些“補償”,比如苦于西方制裁的俄羅斯科學家就獲得了今年的化學獎。
時間退回到1919年,彼時德國剛剛在一戰(zhàn)中戰(zhàn)敗,這一年,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都頒給了德國科學家,盡管其中一人還參與研制了毒氣彈。
同樣地,1945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獎者是在第二次冬季戰(zhàn)爭與德國合作并最終敗給蘇聯(lián)的芬蘭科學家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的老師、同時也是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成員的歐拉,也具有強烈的反蘇情緒,并被認為是納粹。
當然了,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樣,能被提名并獲獎這件事本身,就足以證明獲獎者的實力,但如果拋開這些政治考量,比他們優(yōu)秀的科學家也大有人在,和咱們常說的“神仙打架”是一個道理。
此外,諾獎委員會成員的個人偏好也是評選的重要依據(jù)。要知道,委員會成員本身也是各個研究領(lǐng)域的佼佼者,要不然也不會有評選資格。
其中,每位評選人的研究領(lǐng)域各不相同,有人熱衷于熱力學,有人青睞量子力學,那么他們在評選的時候,也會更傾向于選擇與自己本專業(yè)相關(guān)的領(lǐng)域。
比如研究物理化學的瑞典科學家阿累尼烏斯,他在自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并當選委員會成員后,也幫助同一領(lǐng)域的兩位科學家獲得了諾獎。
這么做也是人之常情,研究領(lǐng)域那么多,諾貝爾獎一年只有一個。推廣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僅能提升該領(lǐng)域的知名度,提升商業(yè)價值,也更容易獲得更多的研究資金。
還有一個外界比較關(guān)注的問題:諾貝爾獎的評選過程中是否存在性別歧視?否則很難解釋為什么這么多年來,女性獲獎者只有寥寥幾個,我們比較熟知的也就只有居里夫人和屠呦呦。
諾獎評選委員會表示,這個鍋他們可不背。因為各個國家的女性地位和科研實力都不相同,很多女性科學家即使實力很強,也難有出頭的機會。
美國擁有最多的女性諾獎獲得者,首先是因為美國本身的科技實力就十分強大,再有就是美國女性的地位相對較高??杉幢闳绱耍绹垣@獎者的比例依然遠遠低于男性,其他女性地位不如美國的國家就更不用說了。
女性自身的意愿也是影響她們繼續(xù)向上攀登的一個重要原因,不管是在哪個國家,女性普遍承擔了更多的家庭責任,就連一些在某個領(lǐng)域頗有建樹的女性科學家,也不得不抽出更多的工作時間來陪伴孩子,自然也就落后于同期的男性科學家。
總之,世界上沒有完全的公平公正,諾貝爾獎也不例外。更多濾芯膠請訪問www.googleadsenseguru.com
- 上一篇:中國高強度碳纖維重大突破,技術(shù)引領(lǐng)世界,這種材料到底有多重要 2023/10/10
- 下一篇:量子點獲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:閃耀人類科學四十年的星辰 2023/10/7